Contact us联系我们

如果您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致电联系!

服务电话:
020-28065198


Micro-CT扫描影像业务

请咨询:



多色荧光和组织硬切业务

请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简介> 专家团队专家团队Expert team

田捷,男,1960年生,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广州中科恺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特聘首席科学家,为中科恺盛公司的分子影像项目的科研活动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指导。田捷博士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5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分子影像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6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兼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科第六、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田捷博士的研究工作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2年度立项,结题时被评为优秀),并因杰出贡献获得“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前沿领军人物”称号。

  由田捷博士主持研究开发的医学影像集成化算法研发平台MITK与可扩展的集成平台3Dmed是国内医学影像领域首个专门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使用的集成化开放式平台,对国内医学影像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发布之后引起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专业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用户累计下载量已超过一万人次,该三维医学图像处理分析系统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从2003年开始,田捷博士带领的分子影像研发团队就以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分子影像成像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设备三个方面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理论算法方面,开展了自发荧光断层成像数据处理、图像重建与可视化方法研究,针对非匀质复杂生物组织有限元网格剖分程度和光源重建质量的均衡关系,提出了多水平自适应有限元重建算法;针对自发荧光断层成像的病态性和复杂生物组织的非匀质特性,提出了多光谱多尺度光源重建算法;针对非匀质复杂生物组织有限元网格剖分数量和光源重建速度的均衡关系,提出了基于点的自适应有限元算法;在关键技术方面,研发了具有开放式架构的统一计算框架和集成化的算法平台;实现了多模态融合技术;研发了快速计算机断层成像重建算法;在原型系统方面,构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模态自发荧光断层成像原型系统,并有效开展生物组织仿体和小动物的实验研究,填补我国在自发荧光断层分子影像理论研究、系统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空白。

  田捷博士的团队在医学影像研究领域有着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目前已在Optics Express、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IEEE PAMI、IEEE IP、IEEE SMC、IEEE SFC、NeuroImage、RSNA、SPIE、EMBC、ISMRM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百余篇,还申请发明专利16项,其中包括1项国际专利,撰写了多部专著,其中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影像算法设计与平台构建》一书,在本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带动了更多的研究者来构筑中国的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算法平台及软件系统。自1992年起,田捷博士被美国著名的数学评论杂志《Mathematical Review》聘为特约评论员,同时也是IEEE EMBS(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分会)北京分会主席,《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rical Imaging》、《Journal of X-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软件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杂志的编委。

 

其他主要学术骨干:

杨鑫 女,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体视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医学影像分析、光学分子成像等领域研究。参加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基金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作为第二作者撰写专著2部。

 

 

 

    徐敏 男,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分子成像等领域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项目、院重大设备研制等项目多项。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陈喆 女, 博士学位,博士后。2001年于悉尼大学信息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在悉尼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医学图像处理研究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医学图像处理,功能图像(fMRI,PET)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远程医学。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

 

 

 

梁继民 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带头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近年从事医学影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加密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青年资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学术论文5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

 

 

 

 

秦承虎 IEEE Member,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现为助理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分子影像学、多模态分子影像理论和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发表或接收多篇论文,先后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等。

 

 

 

 

屈晓超 硕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分子影像、生物医学光子学。现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德合作PPP项目等在内的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现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